嗝!嗝!嗝!』常常吃飽飯後不舒服,甚至嚴重到消化卡卡的情況,您有嗎?
身體消化吸收功能如何運轉
當人體攝入食物後,首先進入胃部,經過各種消化酶分解以促進食物消化;經胃部之後,腸道有益菌群則幫助分解與消化而加快營養吸收;最後腸道中進行有效吸收。
消化不良,脹氣好困擾
常常覺得「胃嘟嘟好難受」,正所謂胃脹氣的現象,多數人皆為消化不良所誘發胃脹氣。常見是在進食後因消化、吸收過程消化酶不足,使得進入胃部的食物難以消化進而出現脹氣、胃酸逆流、胃痛等症狀;甚至有時於進餐過程中即引發上腹部發脹、噁心想吐、食欲不佳的症狀。
悄悄引發消化不良的因素
導致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生活習慣不規律、壓力大、情緒緊張、體內消化酶不足以及最常發生的「不良飲食習慣」。不良飲食習慣所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現代人普遍常見的問題為大小餐不一、用餐時間不固定、暴飲暴食、食用了過多不易消化或者含有刺激胃粘膜的食物等皆會引起消化不良。因此,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可以更有效改善消化不良情形而減輕脹氣頻率。
食物挑選有撇步,良好習慣做搭配
1.攝取含有天然優質消化酶之食物:鳳梨(含鳳梨酵素)、木瓜(木瓜酵素)等
2.多攝取膳食纖維豐富之蔬果:蘋果、奇異果
3.減少易產氣食物,如: 豆類、乳製品、洋蔥、地瓜、馬鈴薯、綠花椰菜、糯米類、芋頭、柑橘類、柚子等
4.避免咖啡、濃茶、汽水、可樂等碳酸類飲料
5.避免精製糖份高之食物,如:甜點、糕點、餅乾、含糖飲料與手搖飲料
6.減少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的食物會刺激腸胃道不適
7.少油膩
以上再搭配良好習慣:
●吃飯細嚼慢嚥,增加咀嚼次數,可使食物透過唾液中的消化酶將食物分解更小進而減輕胃的負擔
●吃飯避免邊進食邊講話,空氣容易隨著食物進到胃裡
●飯後可以散步或站立,避免馬上趴著或是坐著壓迫到胃部造成消化不良、胃脹氣甚至胃痛的情形
●晚上睡前3小時應儘量不進食,由於就寢時腸胃蠕動變慢,食物若尚未消化完成,容易導致腹脹
自我評估,強化需求
眾多研究指出飲食的型態會去影響腸道菌相的組成(註1),而透過補充好菌的食品如優格等也可以有效改善消化不良的情形(註2,3),進而提升腸胃道功能,維持腸道菌群平衡,達到正常運轉機制,促進腸道蠕動,減少食物在腸道內堆積,產生氣體引起胃脹氣。
此外,人體攝取足夠的營養固然重要,但還要透過基本消化酶的分解才可以進一步有效的吸收。因此,對於外食族群或是飲食不均衡、蔬果攝取不足的族群,建議適量補充消化酶來提升消化功能。 透過以上種種方式的改變,可以更有效改善消化不良的困擾跟惱人的脹氣說BYE BYE!
文獻引用:
註1.
Moschen AR, Wieser V & Tilg H (2012) Dietary factors: major regulators of the gut’s microbiota. Gut Liver 6, 411–416.
註2.
Igarashi M, Nakae H, Matsuoka T, Takahashi S, Hisada T, Tomita J, Koga Y. (2017) Alteration in the gastric microbiota and its restoration by probiotics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BMJ Open Gastroenterol. 4:e000144.
註3.
Nakae H, Tsuda A, Matsuoka T, Mine T1, Koga Y. (2016) Gastric microbiota in the functional dyspepsia patients treated with probiotic yogurt. BMJ Open Gastroenterol. 16;3:e000109.